
林廉平海蛎壳厝
林廉平故居据称建于民国时期,占地680多平方米,三落三开间,硬山式屋顶,有大门、天井、双厢房、大厅、天井、后双厢房、后落,建筑规模堪称庞大。在古厝北面的墙体上,除了泉州传统的“出砖入石”构筑,最吸引眼球的,莫过于两堵蚵壳墙体了。
标签:城南,故居
-
青龙巷32号“林廉平故居”,大门为现代建筑风格,里面别有洞天。这座古厝据称建于民国时期,占地680多平方米,三落三开间,硬山式屋顶,有大门、天井、双厢房、大厅、天井、后双厢房、后落,建筑规模堪称庞大。在古厝北面的墙体上,除了泉州传统的“出砖入石”构筑,最吸引眼球的,莫过于两堵蚵壳墙体了。
其中后落的这一堵墙体,主体部分均为蚵壳筑成,历经岁月蹉跎,几无损坏。前落的墙体屋檐下方,也使用了大量的蚵壳。据介绍,当初建设这幢房子的师傅来自公式埔,公式埔的房子建筑特色正是用海蛎壳砌墙。在过去,青龙巷前面的八卦沟就可以连接富美古渡口,运进厚重的海蛎壳较为容易,这也使得这座位于南门、远离东海的房子,也融进了蚵壳的元素。
该厝位于泉州南门青龙巷,占地680平方米,古厝侧墙使用“出砖入石”和海蛎壳墙结合,而最后一落大厝两边侧墙全是海蛎壳墙体。
据古厝主人、年已80多岁高龄的林廉平老人介绍,这祖厝建于清朝,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。
- 查看更多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