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石柱牡丹

  石础花开象牡丹,无情似启有情看。

  南泉点破同春梦,智者岂无解返观。

  从西街进入开元寺,入门第一个殿叫天王殿,殿里的石柱是唐代遗留至今的,“石柱牡丹”就在这里。

  吴松柏说,“石柱牡丹”的景观也叫“石生牡丹”,传说开元寺天王殿的石柱上开过牡丹花。不过也有说法,唐代的灵芝草也叫“牡丹”,所以也可能是石生灵芝草。元代的释大圭法师在十奇颂卷跋中提到“桑莲瑞焉,芝草生焉”,可印证这个说法。

  2.凡草不生

  平白地中绝点尘,幽闲劫外不知春。

  灵芝产处非为端,况许蔓蔓野草蓁。

香炉高超过两米

香炉高超过两米

  3.石炉生烟

  浑仑石鼎口生烟,馥郁氤氳匝地天。

  殊胜之中殊胜现,流芳千古岂徒然。

  天王殿进来就是拜庭。传说拜庭自古“凡草不生”,来到这里的人应有清净之心,也表达寺庙是干净清洁的场所。

  拜庭之上又有一景,名曰“石炉生烟”。它是座高大的石香炉,高超过两米。吴松柏说,出家人每天放入香柴,于是香烟缭绕,成为景观。承天寺里也有类似的景观,名叫“狮子吐烟”,不过石香炉的底座没有开元寺里的高大。

东塔石雕

东塔石雕

  4.东西石塔

  团栾没缝凌霄外,窑顶光吞日月晖。

  八角层层空里走,风云每吐示全机。

  东塔“镇国塔”,西塔“仁寿塔”。唐朝时是木塔,高九层;后来被火烧了,北宋改建为砖塔,倒了;南宋时建成现存的石塔。石塔抗震能力强,明末泉州7.8级大地震,西塔完好无损,东塔只有塔顶上的八条铁链断了七条,东南方向第三层石斗拱掉落。上世纪90年代中叶,东塔被评为全国四大名塔之一。

  5.桑树白莲

  瑞现枯桑菡萏花,枝头朵朵玉无瑕。

  香穿长者辽天鼻,露布禅林百二家。

6.紫云盖地

  云垂紫气盖莲宫,密荫三千世界中。

  大地众生知觉悟,江南佛国独为雄。

  桑树白莲和紫云盖地两处景观彼此相关,讲的是黄守恭如何献地,桑树如何开出了莲花。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,开工时紫色的云彩从天空飘绕而过,所以建成后就称为“紫云大殿”,献地的黄守恭后代就以“紫云”为丁号。

01

  7.御赐佛像

  石头泛海事非常,螺髻山青放窑光。

  烁破大唐天子眼,亲题御墨泼天香。

  进大雄宝殿前,抬头能看见匾上四个不大的字“御赐佛像”。吴松柏说,刚开始匡护大师建大雄宝殿没这么大,只有三开间。后来开元寺规模扩大,供奉五方佛,正中的佛像是唐朝皇帝下圣旨塑造的,所以叫“御赐佛像”。我们现在看到的佛像是明朝重塑的。

大雄宝殿屋脊上白鸽常在

大雄宝殿屋脊上白鸽常在

  8.白鸽听经

  堂前听法智如鹫,领会翻身作比丘。

  却把虚空经注遍,三千狮子一毛头。

  脊兽是汉族建筑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,开元寺大雄宝殿上的脊兽都是白鸽,“白鸽听经”就从这里说起。传说有一只白鸽经常飞到开元寺,听高僧讲经说法。后来它转世为人,到开元寺当和尚,翻译了很多经书,但既为飞禽,总还留有一些标志,于是人们口口相传,说这位僧人腋下还保留一支鸽毛。

甘露戒坛下是一口井

甘露戒坛下是一口井

  9.甘露戒坛

  甘露门开势泼天,全身窑戒舍那前。

  坛场层级虽华彩,当甚衲僧革履穿。

  甘露戒坛在大雄宝殿后方,供奉的佛像底下有一口甘露井,北宋年间盖起戒坛后取名为“甘露戒坛”。全国保存的戒坛只有3个,北京和杭州的戒坛都改作他用,只有泉州开元寺戒坛还保持着宗教活动。戒坛为五重檐八角攒顶式建筑,屋架上的24尊斗拱飞天,就是大家熟悉的手执古老南音乐器里的飞天。

  10.古龙眼井

  虾蟆井底月浑吞,碧浸寒光绝点痕。

  绠短强来深处汲,蟠龙应笑不知源。

  古龙眼井在开元寺安养院前方,距离开元寺著名的龙眼品种“东壁龙眼树”有一定的距离,吴松柏认为,二者未必有关联。

  水井旁边原是执事寮,是开元寺开山祖师匡护祖师所居住的尊胜院,曾是元代以前全国120所开元寺的支院之一。唐朝开元年间保留至今的开元寺,福建只有福州和泉州。

11.袒膊真身

  霜霜祁寒袒半肩,胸藏风月韵无边。

  戴云虎豹常驯服,浪得虚声遍大千。

  开元寺祖师堂里供奉着两尊塑像,一尊是开山祖师匡护祖师,一尊是印度高僧袒膊。《紫云开士传》里说,袒膊和尚从印度而来,他曾云游到德化戴云山(德化戴云山现在也可以看到袒膊塑像)。

  □暂无实景对应

  12.文殊墨迹

  赤脚匆忙下五台,手抄注脚紫云来。

  时人不识真狮子,屈累土神门外哀。

  传说文殊菩萨从五台山下来,化身苦行僧,到开元寺当柴火夫。被人暴露秘密后,菩萨写了偈语,流传下来。人们于是就将这偈语称为“文殊墨迹”。诗句中提到的“狮子”,是文殊菩萨的坐骑。

  13.应梦罗汉

  无明一发最为难,没地容易人建关。

  五百瞎驴穷伎俩,相随作梦借牛栏。

  吴松柏翻阅明末的《泉州开元寺志》,介绍伽蓝祠时提到“实罗汉堂之故址也。”说是开元寺的开山祖师妙恩一晚上梦见五百罗汉僧求助,第二天早上听说武林南山寺罗汉堂受灾,所以建了罗汉堂。

  14.支院高僧

  八十余人总白拈,说黄道黑贩私盐。

  奈何末法多狐种,口吐莲华又被嫌?

  支院高僧没有找到实际景观与之呼应。其真实的含义,还有待从资料中进行考证。

  现在想看到这三景,应该在开元寺哪里找?对这方面有研究的市民读者,欢迎拨打95060分享赐教。

点赞(0)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立即
投稿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