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元寺的秋水轩原在寺之东庑,以秘制茶饼,百草神麯,乌鸡白凤丸其茶饼芳香浓郁,沁人心脾,虽包装数层,香味仍可透出纸外,既可治四时感冒,消暑涤烦,口感也不亚于品尝香茗。百草神曲具有解热逐暑,截疟开脾,消积通便的功能,乌鸡白凤丸则是妇科良药。

秋水轩的窗户柜台上有一小孔,传说是八仙中的李铁拐留下的拐印,顾客购药后,如果往柜台上置放少许,药效便会更好。这种违信的传说,自然是药铺主人编造的,目的是以它来促销产品。

秋水轩的创始人为秋水祖师,明代南京人。初为御医,后削发于南京天界寺。嘉靖(1522—1567)年间,云游入闽,万历在(573—1620)年间,驻鍚开元寺。与地方缙绅多交往,尤其是辞官乞归的南京刑部尚书陈道基。他们在南京早就 认识,一位善于星命堪舆,一位善于岐黄之术,久别重缝,兴趣相投,成为莫逆之交。陈道基多次建议他把治病秘方献出造福于民,于是他便在寺中设“秋水轩”,除了为人治病外,还制售各种良药。“秋水轩”开张后,陈道基特地书写“秋水澄空”长匾相赠。

由于“秋水轩”的药品选药严、制作精、制发妙、药效佳,驰名远近,成为大众居家旅行必备之药。

“秋水轩”名声大振,清净的佛门也开始追名逐利,寺僧占地建屋,各自制成药出售,先后出现“菊水”、“丹水”、“泉水”、“圆明”等药铺来与“秋水轩”竞争。

上世纪二十年代末,一场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爆发,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。南洋群岛的华侨也被卷入旋涡中。破产失业按踵而来,本来远销海外的秋水茶饼、神曲诸药也一落千丈,出现了“入不敷支,负债累累”,最后把经营权让给泉州望族龚家。

龚家开始经营时,即派精于医术的族人龚显燕(字逸山,号逸斋)出任经理,全面料理店务。由于经营得当,开始扭亏为赢,开元寺内的“四水”中“秋水”生意最佳,赢利也厚。

三十年代末龚家势衰,族人龚显燕又年老多病,无人接班,最后秋水轩的经营权被黄家所取代。

黄家取得经营权后,又在开元寺门东侧增设门市部。

1949年泉州解放,1953年政府对私人工商进行改造,“秋水轩”实行“公私合营”,倂入泉州制药厂,产品由制药厂统一生产。1958年后,秋水百草神曲停产,历经400多年的泉州老字号终于寿终正寝。


点赞(0)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立即
投稿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