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热的午后,小巷一片幽静,微风从石椅上掠过,吹得树叶沙沙作响。昨天中午,在泉州市区旧米铺巷,老房子内的人们正准备做午饭。
“突突突”,摩托车闯入小巷的声音,引得居民探出头来,仿佛这是对他们生活的入侵。采访时偶遇旧米铺巷的树与墙,枝干嵌入墙砖之间,向上蜿蜒生长,我们好似误闯了深藏于城市中的桃花源。
树墙共生的老屋没有门牌号码,在旧米铺巷3号正对门,从外面看,老屋很大,屋顶大部分已经倒塌,房屋早已破败,门上的铁锁也已锈迹斑斑。
“这棵‘落叶树’大概是30多年前从墙缝里长出来的。”住在旧米铺巷3号的一位80多岁的阿婆告诉我们,当年她曾经试图把树砍掉,但树很快又长出来。过了一两年,她又砍了一次,树又顽强地长了出来。别无他法,只好任树自然生长,哪里知道树很快与墙融为一体,想再砍掉已不太可能了。
屋子的另一头,离阿婆口中的“落叶树”不远,一棵榕树也在屋顶兀自长得枝繁叶茂。阿婆说,她们称那为“鸟榕”。当年这棵“鸟榕”的籽是鸟儿从附近的一棵榕树上衔来的,至今也有40年的历史了。
不止这两棵树,偌大的老屋内还有好几棵树龄差不多的大树。阿婆嫁入旧米铺巷近50年,却从没有见过老屋的主人。一开始老屋是一家水果公司的仓库,一半当仓库,龙眼成熟的季节,一半用来制作龙眼干。这样大约过了二三十年,老屋又出租给一家纺织厂。直到三四年前,老屋屋顶突然坍塌,人们才终于离去。这些年不见人出入,唯有老屋静静地守在原地。(东南早报)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