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座宫还不到30平方米
时间:昨日上午10时许
地点:泉州鲤城区聚宝街泉郡黄帝宫
事件实录:摆上供果,点上香烛,燃放鞭炮……随着落成庆典的举行,这座“沉睡”了60年的黄帝宫终于与市民们见面了。据泉州考古工作者刘志成介绍,这是泉州最小的宫,还不到30平方米。同时,这也是泉州乃至全省首次发现的黄帝宫庙,是“海上丝绸之路”起点的见证者和重要古迹,又是涉台文物点,其价值不可估量。
黄帝宫为什么会“沉睡”了60年呢?泉郡黄帝宫董事会负责人黄火荣介绍,此前泉郡黄帝宫曾作为泉州搬运公司、夜校等,年久失修成危房。去年底临江街道办事处准备简单装修后当店面出租,拆墙时意外发现两块黑色石碑,从而揭开黄帝宫身世之谜。
其中一块清同治十二年(1873年)的石碑记载:“聚宝路角宫不知创所由始,为乡人祈福地……”从石碑记载可以看出,该庙在清末重修了3次,因发生火灾被焚毁,同治年间由乡绅集资重建。因白蚁侵害,光绪年间两次重修,由商号出资。石碑的发现,引起了泉州文物专家的重视,随后店面装修被叫停,由民间集资在原址修建黄帝宫。刘志成告诉记者,100多年前所刻的石碑已不知黄帝宫建于何年,说明其历史十分悠久。
刘志成介绍,据史料记载,聚宝街在3000多年前是海滩,经海水漫长时期的冲刷,沉积成平原。宋元时期,周人大举南迁,当时还未有泉州城,他们便在海滩上建立了黄帝宫,所以说黄帝宫是中原文化直接传播的史迹。也正因为黄帝宫是建在松软的海滩上,所以面积很小。
泉郡黄帝宫是泉州海外交通史、“海丝”的一处重要古迹,也是一处涉台文物点。台北五帝庙的黄帝宫就是从泉郡黄帝宫分香而立的。泉郡黄帝宫成功保护下来,并得以修建落成,今后还将吸引台湾同胞前来进香,密切两岸民间往来和文化交流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